蛋鸡生长发育管理措施

作者:搜牧通   来源:搜牧通原创   时间:2015-06-17 14:32:53  点击:   8799次

招商、招商、招商禽病网、华夏维康线下服务站全国招商中,养鸡场、合作社、兽医专家、经销商均可以报名加盟。报名电话:15866720118

同时线下区域经理招聘中~~~~~

联系方式同上。

为确保信息的准确率以及获得更多的信息来源,想为禽病网提供行情参考报价的用户,请加微信参与报价:15866720118(电话同步)。

声明:鸡蛋价格行情参考只能查看当天行情。如想查看当天以外(其他时间)行情,请与本网站客服联系。

后备鸡群体型、体重的达标与否及、均匀度的高低直接影响产蛋性能的好坏。以下谈谈后备鸡在饲养过程中常遇到的实际问题及一些管理措施。   一、蛋鸡体形体重的发育特点及其对生产性能的影响   1.鸡的骨骼在初10周内生长迅速,8周龄雏鸡骨架可完成75%,12周龄完成90%以上,之后生长缓慢,至20周龄骨骼发育基本完成。体重的发育在20周龄时达全期的75%,以后发育缓慢,一直到36~40周龄生长基本停止,40周龄后的增重仅是脂肪。   2.荷兰优利公司研究人员完成的一项试验表明,5周龄体重与产蛋期各主要性能指标呈正相关,即各产蛋性能指标越高,存活率越高;10周龄体重对早熟性有中等程度相关;16周龄体重的均匀度与产蛋持久性及存活率之间存在中等程度的相关。   3.在生产中常遇到的实际问题是胫长达标而体重偏轻的鸡群,产蛋早期往往蛋重偏小;胫长不达标而体重超标的鸡群,会发生严重的输卵管炎或脱肛现象,死淘率高;胫长和体重同时超标时,料蛋比增高。   二、体型体重的发育在生产中的调控管理措施   根据体型体重的发育特点及体重与产蛋期各生产性能的相关性,在饲养管理上应着重抓好育雏早期的体重增长、8周龄前的胫长生长和8~12周龄胫长和体重的生长,力争使鸡群的胫长达标且均匀度达90%以上,体重达标且均匀度达80%以上。   1.早期分群整群,进行高营养育雏:在进雏时,将雏鸡强弱分开,即把弱雏或个别体重偏小的放在温度偏高的育雏笼上层,体壮有力,叫声清亮的放在中下层。如果整群鸡体况偏弱,可将室温调至比正常情况下高1~2℃。同时,注意通风换气,并保持一定的湿度。为使育雏期体重超标至少达标,可将饲料营养适当提高(即代谢能不低于11.98兆焦耳/千克,粗蛋白质不低于),进行高营养育雏。如果在4周龄内生长状况良好,可按正常营养标准换料饲喂。此方法育雏,6周龄时抽样检测,一般均能达标甚至超标。再则此方法育雏,5周龄时,通过观察,除个别弱雏外,其余全部的绒毛能脱换为羽毛。   2.适时分群整群,及时调整营养:据鸡体型体重的发育特点,结合免疫接种、转群等,在4周龄、8周龄和12~16周龄进行3次分群整群。具体方法是:4周龄时挑出低于平均体重10%的鸡只,继续饲喂高营养育雏料至8周龄,至体重达标为止;对于体重超标的鸡群,及时更换后备料或减少饲喂次数和饲喂量,也可在饲料中每吨添加氯化胆碱500克,直至体重符合标准为止。到第8周龄和12周龄用同样方法进行第二、第三次分群整群。但要注意的是,对于弱雏和体重偏小的鸡育雏料一般喂至10周龄,晚不能超过12周龄,同时可适当添加多维素的用量。   3. 在整群和光控制的同时,加上合理的免疫接种、预防用药、定期的消毒措施等,为鸡群创造良好的生长环境,达到防病灭病。   实验表明,通过对后备鸡群的一系列管理,结果在整个产蛋期,各个生产性能指标均能取得一定程度的提高,尤其是整个产蛋周期产蛋率的提高,从而取得的经济效益。   4.通过光照控制性成熟,使其与体成熟同步发育。   适时增加光照是刺激产蛋的必要条件之一。对于开放式或半开放式鸡舍,如果在育成后期(14~20周龄),光照时间不少于13小时,都有可能发生早产现象。但有时由于饲养管理等方面的原因,使产蛋推迟或提高。为促其产蛋,只要具备下列条件之一,就应进行光刺激:一是体重达开产体重时,以增加光照来刺激其产蛋,促使卵泡的形成,抑制体型体重的继续生长,从而提高整个产蛋期的产蛋量和蛋料比。二是当群体产蛋率达5%时,及时给于光刺激,以满足其生殖发育的需要。三是如果是轻型蛋鸡达20周龄时仍未见蛋,应及时给予光刺激来提高产蛋量。值得注意的是,要将育成料及时转换为产蛋前期料(含2%钙)或产蛋高峰料。

为使禽病网鸡蛋报价更加公开、公正、透明、严谨,可加禽病网官方微信在线即时交流,您有任何的疑问与顾虑都可扫码加此微信。

今日鸡蛋价格

* 扫描二维码,关注查蛋价 *

相关推荐

为你推荐

广告

广告

广告

广告

广告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