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肉鸡产业如何突破重围迎来春天

作者:搜牧通   来源:搜牧通原创   时间:2015-11-23 13:22:04  点击:   7728次

招商、招商、招商禽病网、华夏维康线下服务站全国招商中,养鸡场、合作社、兽医专家、经销商均可以报名加盟。报名电话:15866720118

同时线下区域经理招聘中~~~~~

联系方式同上。

为确保信息的准确率以及获得更多的信息来源,想为禽病网提供行情参考报价的用户,请加微信参与报价:15866720118(电话同步)。

声明:鸡蛋价格行情参考只能查看当天行情。如想查看当天以外(其他时间)行情,请与本网站客服联系。

目前屠宰企业产品库存增加,鸡肉销售迟缓或停顿,养殖户补栏积极性不高,雏鸡价格大幅下跌,业界普遍存在困惑和不安。据山东省畜牧兽医信息中心监测,当前山东省每公斤毛鸡平均售价7.59元,创年内新低,同比下降28.46%,每羽商品肉鸡亏损3-5元。   亏损几成肉鸡业内主调   肉鸡产品胸肉6500元/吨,与去年同期13500元/吨的价格相比遭遇腰斩,而鸡架价格更是从去年的4000-5000元/吨骤降为1000元/吨。亏损,几乎成了今年肉鸡业内企业的主调。   山东省的益生股份、民和股份、仙坛股份和福建圣农发展4家白羽肉鸡产业上市公司,今年上半年的半年报显示,除仙坛股份外,其余3家亏损少的也有1.34亿余元。大企业尚且如此,中小企业面临的压力更加大。   据统计,2014年山东省鸡肉产量386.14万吨,居全国位。全省约200万人从事肉鸡养殖、加工、销售等相关工作,肉鸡产业年产值300多亿元,是山东省畜牧业中的支柱产业。   但是今年以来,白羽肉鸡产业遭受产能膨胀、消费萎靡双重挤压,种禽企业、养殖场户、加工企业、产品市场等多个环节均陷入低迷,损失惨重。   山东春雪食品有限公司董事长郑维新表示,他们已将产能从日屠宰28万只降为18万只,新希望六合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孙维才也坦言正在大幅淘汰落后产能。   三重因素考验山东省肉鸡产业   冯继康表示,三方面的因素构成了对当前肉鸡产业发展的严峻考验。   资源环境约束的趋紧是必须面对的客观现实,土地资源紧张、城镇化推进、法律法规对养殖用地的从紧规定等,使得养殖用地成本攀升,同时,肉鸡产业还要面临劳动力成本高企及环保约束加严等多重压力。   同时,产业动荡日趋频繁,而企业应对市场风险和突发事件的能力偏弱。“禽流感”“速生鸡”等给行业一再造成重创,且恢复周期漫长。   而消费端需求的疲软更让肉鸡企业颇为无奈。随机采访显示,目前消费者对42天出栏的白羽肉鸡仍然疑虑颇深,“口味差、不香”“激素鸡”等普遍观点导致市场终端消费持续不振。   “个别企业自律不够,不合格产品确实存在。”国家肉鸡产业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逯岩表示,“部分养殖场养殖密度大、规划不合理,养殖观念陈旧,轻养殖环境控制、重投药预防,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较大。”   针对当前肉鸡产业产能过剩的说法,逯岩表示,消费者谈鸡色变,非不想吃,而是不敢吃,肉鸡生产出现的是相对过剩。   从关注生产向关注消费端转型   “携起手来应对当前形势,要从行业自律开始,把食品安全先做好。”山东民和牧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孙希民坦言。   而就产业发展而言,转型升级势在必行。“原本行业内更多地关注生产,致力于提高生产总量,而一定程度上忽视了消费端,重视消费驱动很有必要。”国家肉鸡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博士生导师文杰表示。从以养殖为主的生产企业转变成为以满足消费需求为主的食品加工企业已在企业间达成广泛共识。   孙维才表示,将产品“冻转鲜、生转熟”是新希望六合肉鸡产品的下一步发展方向,原本占产品总量80%的冷冻产品比例将不断降低,转而提供更多的冷鲜产品及熟制品等,致力于转型成为一家食品公司,“目前我们的熟食制品正以每年的量在增长。”   青岛康大食品有限公司总经理安丰君表示,自去年以来,公司便开始优化市场格局,实现产品出口、快餐供应和专卖店销售三驾马车齐头并进,开拓市场空间。

为使禽病网鸡蛋报价更加公开、公正、透明、严谨,可加禽病网官方微信在线即时交流,您有任何的疑问与顾虑都可扫码加此微信。

今日鸡蛋价格

* 扫描二维码,关注查蛋价 *

相关推荐

为你推荐

广告

广告

广告

广告

广告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