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遭遇价格下调 专家教你应对策略
作者:搜牧通 来源:搜牧通原创 时间:2015-11-29 12:00:14 点击: 7329次

招商、招商、招商禽病网、华夏维康线下服务站全国招商中,养鸡场、合作社、兽医专家、经销商均可以报名加盟。报名电话:15866720118
同时线下区域经理招聘中~~~~~
联系方式同上。
为确保信息的准确率以及获得更多的信息来源,想为禽病网提供行情参考报价的用户,请加微信参与报价:15866720118(电话同步)。
声明:鸡蛋价格行情参考只能查看当天行情。如想查看当天以外(其他时间)行情,请与本网站客服联系。
秋粮上市却遭遇价格下调,今冬玉米种植户面对丰收果实有点郁闷。日前记者从省农委了解到,玉米临时收储价格下调是国家利用调节储备来平稳市场,保护玉米种植户收益和生产积极性,进而稳定玉米生产的一项举措。尽管当下收益会受到影响,但长期看利大于弊——有利于种植结构调整,促进大豆、小麦等作物恢复性增长;有利于减少养殖业生产投入,扩大畜牧养殖利润空间;有利于降低玉米加工企业原料成本,促进加工企业发展,增加就业和拉动经济增长。 据介绍,自2008年起,为提高玉米产能,我国对东北地区玉米实施临时收储政策,并多次提高玉米临时收储价格,我省玉米临时收储价格由初的每斤0.69元,提高到去年的每斤1.11元。今年玉米临时收储价格首次下调为国标三等质量标准玉米的挂牌收购价格每斤1.00元,主要原因有三个方面:一是玉米库存居高不下。当前我国粮食供求总量平衡,但结构性矛盾日益突出。玉米供大于求,库存居高不下。如果继续维持原有临时收储高位价格水平,玉米库存会越积越多,会出现收不进、储不下的局面,政策调整势在必行。二是国际国内市场玉米价格严重倒挂。虽然我省玉米临储价格下调,但从国际国内玉米市场价格看,仍处于价位。目前,河北、山东等地国标三等质量标准玉米每斤价格为0.70-0.80元,进口玉米到岸价格还要低于这一价位。如果继续执行原有临储价格水平,国际国内玉米价格倒挂会进一步扩大,国外玉米将大量进入国内市场,将堵住国产玉米销售的出口,挤占国产玉米未来市场销售空间。三是财政负担不断加重。玉米临时收储政策的执行,需要财政承担大量的收储和保管费用,而且库存越多,仓储和保管费用越大,并随之带来严重的仓储风险。 当下对农民来说,重要的是正确判断玉米市场价格走势,积极主动采取有效应对措施。综合市场调研结果和专家意见,省农委提醒各地农业主管部门及广大农民,11月1日起,粮食部门已启动玉米临时收储。县乡两级干部要引导广大农民、农民专业合作社等经营主体克服惜售心理,适时销售余粮。要在出售前,搞好整理和分选,提高玉米等级,确保卖上好价钱。对未销售的玉米,要搞好粮食晾晒,加强收后保管,降水、防霉,限度的减少霉变粒。 专家提醒:应对玉米价格下调的长期打算也要提到日程上来。一要调整种植结构。广大农民、农民专业合作社等经营主体要增强市场意识,主动考察市场,适当调减玉米种植面积。根据各地自然条件和生态禀赋,科学发展水稻、食用型高蛋白大豆、强筋小麦、杂粮杂豆及蔬菜的种植。加快发展食用菌、白瓜子等其他经济作物,蓝莓、红树莓、草莓、蓝靛果、设施葡萄等优质浆果,大榛子、红松子等优质坚果,以及防风、甘草、平贝、刺五加、五味子等优质中草药(北药)种植。在粮牧结合区,大力发展青贮玉米、紫花苜蓿、燕麦和饲用大豆等饲料饲草作物,以养定种。二要努力提高玉米品质。要科学选择玉米品种,坚持适区适种,杜绝越区种植,退回一个积温带选择品种,留出充足的玉米脱水时间,增强市场竞争力。要实行专品种种植,提高产品附加值。要通过技术创新提高生产效率,减少化肥、化学农药和除草剂的使用量,通过绿色高效实现增收。三要加快玉米转化。一方面,要大力发展畜牧产业,实现过腹增值;另一方面,要大力发展玉米加工业,实现加工增值。同时,拓宽玉米流通渠道,加快建立互联网+综合服务平台,探索玉米等大宗农产品网上销售新途径。
为使禽病网鸡蛋报价更加公开、公正、透明、严谨,可加禽病网官方微信在线即时交流,您有任何的疑问与顾虑都可扫码加此微信。

今日鸡蛋价格

* 扫描二维码,关注查蛋价 *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