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鸡育成期不可忽视!!
人们对蛋鸡产蛋高峰的关注,大多是以当时论事,就是以产蛋期的管理为重;有的时候也会溯及育雏期鸡群闹过什么影响生殖系统的病没有,这也就形成了蛋鸡管理的两重一轻的思维定势。既育雏要重视,产蛋要重视,而育成可以忽略粗放过去。现实是,在不少地方,蛋鸡的育成期是不太受重视的,而恰恰是由于不太受重视才使得紧接着的产蛋期成绩或多或少要损耗一些,有的则会直接导致产蛋没有高峰。
业内有专家指出,跟国外先进的蛋鸡饲养场相比,按鸡只年均产蛋个数和重量,我国蛋鸡的生产遗传性能的发挥尚有一定空间。就是说,产蛋高峰与高峰维持时间都没能发挥到,而这又与育成鸡的生长成绩不优良有关。
做为高产蛋鸡的预备课,育成鸡要体成熟和性成熟同步达标,这样才能奠定高产的物质基础。不同步,就会使高产打折。体成熟的标志,一是体重均匀度,二是胫骨长度。以体重均匀度为指标的,是按育成鸡单个体重在达标范围内±10%的体重鸡只占整群鸡的80%为均匀度达标。这是传统的衡量标准,不够完善。现在则多是以测量鸡的胫骨长度再加上体重均匀度为标准。测量胫骨长度的标准各地略有差别,一般多以7周龄末84毫米、11周龄末100毫米、17周龄末105毫米为参考数值。性成熟的标志是鸡的冠髯发育红润饱满,剖检可见卵巢大小适中,边缘完整,卵泡均匀圆润鲜亮;输卵管呈滋润的乳白色,长度、薄厚整齐适中,发育良好。
在养殖实践中,由于育成鸡已经脱离了比较娇嫩雏鸡状况,免疫又相对少,抗病适应力又强了,又不到生产的应激阶段,所以在一些养殖者看来,管理和质量指标粗放些也不要紧,总以为没什么大病发生就可以了,不少吃不少喝就算正常,好养。殊不知,此时正是为产蛋夯实物质基础的阶段,表面上没病并不等于基础打好了,若鸡群大病不犯小病不断,或一直处于亚健康状态,生长发育参差不齐,那就会致使鸡群均匀度差或体重偏轻。这样的状况如果到了大雏阶段也就是80日龄以后,再想纠正就很难了,若想以后使整群高产稳产则更难了。若为了追增体重而饲喂过高营养浓度饲料,则会致鸡群普遍超重而骨骼发育不充分,这样又会致部分鸡开产后难产、脱肛、产小蛋,患腹膜炎的几率也大增。
这一阶段容易失误的是温度、笼位、肠道、免疫、营养浓度、光照等。
由育雏舍转入育成舍(或产蛋舍)之初——前三周是关键。开始要考虑两舍间温差不要太大,一般以相差不超过5℃为宜。这主要是指冬春季而言。有时因为温差大,鸡群会时断时续的腹泻,要两三周才可调整过来,而用药物去调控则不仅增加成本,还容易造成肠道菌群失调,这种失调会持续几周时间,干扰鸡群的发育壮大。
随后要注意鸡笼里鸡只强弱调整,及时调整笼位,不然的话,强壮的鸡会不断挤压、踩踏较弱的鸡,使其采食饮水不足,更趋瘦弱,造成肥壮者更肥,瘦弱者则始终肥壮不起来,这就不能保证整群鸡的体重均匀度。
再者要注意鸡群的粪便状况,由于转舍和笼位变更等应激再加上更换饲料,鸡群很容易消化不良,表现为虽然采食增加或不减,但排泄过料严重。有时可见粪便里有几近一半的呈淡黄色未消化饲料。这种情况多数可以有三四天就转好,但也有因几种应激凑齐袭来而持续两周以上的;鸡群不少吃,可摄入的营养却不足,这就会使得整群鸡普遍体况发育不好。
育成期的免疫虽然不多,但新城疫的防控不可轻视。有时候,非典型性新城疫不表现症状,或是抗体水平偏低不发病,可却使鸡群抗其它疾病的抵抗力下降,处于亚健康状态,也是未来产蛋期的隐患之一。
鸡群在10周龄以后体发育加快、性器官发育更为迅速,此时要特别注意控制好光照。以开放式鸡舍为例,育成期的光照以自然光为准,不要超过12小时,通常是8-12小时,光照强度可按3瓦/平米计。这一时期的光照不可以延长,这是一条坚定不移的原则。因为过长过强的光照会刺激鸡的性腺发育提早成熟,这样就会导致机体发育尚未成熟就开产了的情况,这样的鸡因体质不良,就不会有产蛋高峰。所以,不要为了促使鸡群多采食追体重而去延时光照。
在控制光照的同时,还要控制饲料的饲喂量或浓度,因为高蛋白料可加快鸡的性腺生长,使鸡性早熟、开产早、产蛋小、早产早衰。所以,要根据具体情况适时调整饲料的营养浓度及饲喂量。当然,如6~7周龄时,鸡群平均体重未能达标,可继续饲喂育雏料,如达标则可及时改为育成料。换料要渐进,按1/3、2/3、全料来换变,以一周左右为宜。
通过饲喂来追增体重要考虑时限,是以12周龄为限。鸡12周龄时骨骼95%已生长成,如果12周龄前胫骨低于标准,说明骨骼生长低于正常。这样,12周龄后即使改变日粮促使体重追到正常标准,鸡的体型也小,骨骼小、体脂多,产蛋高峰期短,容易早产早衰。因此,12周之前,要充分保证鸡的骨架发育,8-12周的胫骨测量是管理中的重要措施。胫骨达标,则体重稍轻也无妨,因为可以追重,而胫骨不达标,则体重达标也不利,因为骨架发育不好,容易高产但不稳产。但要注意,促进骨架发育并不是要多多增加钙的饲喂量,可以添加维生素D来调整钙磷吸收。在保证骨架发育的同时,日粮的含钙不可偏高,这样,可以提高产蛋母鸡骨骼内的保留钙的能力。
免责声名:本站(禽病网)部分内容来源于互联网的分享、摘录,如果文章、图片、视频等信息侵犯了你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本站管理员,我们会时间处理。
* 扫描二维码,关注查蛋价 *